(本文转自网络,作者河南商丘)乌羽玉被爱好者昵称为“鱼”,为仙人掌科、乌羽玉属多肉植物,通常包括乌羽玉、翠冠玉、银冠玉等种类。
一直有花友问怎么落地,文笔不好加之比较懒,今天休息在家无聊胡扯一下,希望对花友有些帮助。选取落地鱼首先要找一些1代或者2代嫁接的鱼,如果是反复嫁接的N代侧芽是不能出自根的,退化等原因这个就不在叙述了,我们这里主要谈的是能落地出自根的一些嫁接鱼。先来一群待宰的羔羊猪脚来了
去掉三角有2种方法:第一种是用手把三角旋转度,这个方法适合鱼屁股周围没有小子影响操作,不然容易挂上鱼体或者小子。要注意的是旋转的时候不要把中间的圆柱体弄劈,这个力度需要花友自行拿捏一下。
看图操作第二种就是用小刀把三角中间竖切,同样的要保留中心的柱体,这个后面会对我非常有用。我用的小刀是眼科手术用的,医疗器械店买的。
看图操作
去掉三角的肉质后,就是用小刀横切入鱼体内,下刀不要太深,按着鱼体的形状、走势,环割一圈。
看图操作
环割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周围的老化层以及多余的小子,接下来就是继续用小刀环割柱体和鱼的链接部位,目的是破坏它们之间的联系。注意的是下刀不要太用力,不然会插的很深,对鱼体造成伤害,因为这个小刀非常锋利和快。
具体看图操作
环割好后,用大母手指按住中心柱体的根部,轻轻的一掰就可以了。这里我为了大家看的清楚些手的位置高了点,重复一次是按住根部。
接下来就是修平去掉柱体后中间的凹的部位了,小刀继续横切面的插入,继续环割一圈。目的是为了鱼更好的出自根。
说明一下的是有些鱼老化层和老根会有一些残留,尽量用刀去除它们,以免以后留下隐患。
然后是晾晒的问题,我个人是晾晒2.3天上盆的。一般就是丢在散光比较强的地方,要避免直晒,不然容易晒伤,如果阴天或者温度不高可以撒一些杀菌的药物在修好的部位,我个人完全是看心情,有时候即使稍微发红我也是照样丢盆里种,照样活的很好,说鱼坚强还是很有道理的,呵呵!好多人问修整后中间的留下的凹的部位怎么去种植,实际很简单的。当然如果是比较平的嫁接鱼或者您可以直接整体掰掉三角的部位以上全部可以省略。
我们这里单说一些大家比较常问的问题。
具体看图
晾晒好以后,要准备土底层是大颗粒的只要透水性好久可以。没必要纠结什么石头,我个人是煤渣、轻石或者石子、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一定要干土上盆啊,一定要干土上盆,一定要干土上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中间的配土:煤渣、赤玉、植金石、珍珠、稻壳灰、微量泥炭,没比例纯粹随心意抓。我在做新手时候很纠结配土比例和种类,后来去多了大棚发现人家赤玉单配稻壳灰照样养的很棒,主要是环境好,要做高温高湿,和温差是关键。当然我说这话很多选手又该抬杠了,总有一些论调出现,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有喷子的请你绕道,我没那吃饱闲的功夫去争辩,总之爱信不信。然后就是在中间的配土让它形成一个凸起的土堆,上面撒上一层薄发根的蛭石,继续撒一层稻壳灰,记住量不要大,不然会起反作用,主要目的是易发根和杀菌的作用。
最后就是晾晒好后鱼上盆的步奏了,因为没有现成晾晒的鱼,就拿一颗之前落地的做个样子,大家知道具体操作就行。
鱼周边的铺面大家看着办吧,因为是发帖子显的高大上一些,我用了一点小赤玉。种好后就用一张卫生纸盖住,我选用的是抽纸,这个不用纠结目的是为了在防止没发好根前在太阳下晒伤,两边用透明的胶带粘住,丢在太阳下晒就OK了。
第一次的给水一般我是上盆后10天左右,具体看你们当地的天气情况进行。如果阴天或者下雨要推迟,卫生纸在给了3次水以后就可以去掉了,但这中间尽量还是尽量不要暴晒,第一次给水到第二次给水间隔的时候不一定要看天,一般是7到10天左右,前提晴天进行。完结的时候说一下落地的鱼会形成的老化层,底部会有一些发软的部位,如图这个是正常的,因为鱼落地后要形成老化层,就像熟的年轮一样。一般在阳台或者没棚的环境下,鱼体会吸收的慢些,要怎么办?不用管它就可以了。把这个部位直接对着太阳,加强吸收的速度就行,这样的情况尤其是在给水后比较明显,所以不必在意,如图,就啰嗦这么多吧,希望胡说的这些对朋友们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