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安平作品微山鱼味

点击上方↑↑“微山湖文学”,一键   要说喝微山湖水、吃微山湖鱼的不光微山县,但要问吃鱼到哪去?人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微山。   说来也怪,外地的“微山鱼馆”不少,微山大厨在外地掌勺的也不稀奇,但就是做不出微山鱼味。   有人说微山鱼味就一个字“鲜”,鱼一出水就下锅,能不“鲜”?的确,“鲜”来自于“活”,但活鱼到处都有,为啥偏偏微山鱼“鲜”?   也有人说微山鱼味是“湖水炖湖鱼”,味道自然与众不同。可同样是微山湖的水和鱼,江苏的铜山、沛县,济宁的鱼台、金乡,枣庄的薛城、滕州怎么没有呢?   还有人说微山鱼味有“秘籍”配方,更是玩笑。微山有N多家鱼馆、饭店,厨师都是百家姓,口味又各异,哪来的配方?   为寻找答案,   不少人专门到微山打工“学厨”;   也有人大老远驱车到微山进鱼;   还有人不惜重金从微山聘请大厨。   但不管怎么折腾,微山鱼味始终在微山。   要吃鱼只有到微山!   微山鱼味让人烧脑、困惑、发狂。   微山鱼味产于微山,自然离不开微山的风土人情。   微山因湖得名,历史上只有湖里渔民和陆居渔民,   微山人识鱼性,   看得见鱼的鼻孔,听得到鱼的呼吸。   微山人吃鱼,左腮进肉、右腮出刺,一气呵成。   如果外地人来鱼塘钓鱼,我敢打包票,可以叫你一个时辰盆满钵满,也可让你一天颗粒无收,你信吗?!   正因为微山人爱鱼、懂鱼,才会吃鱼,又因为会吃鱼所以才成就了这不可复制的微山鱼味。   那么微山鱼味究竟是什么?   先卖个关子。   微山各地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做法,同样的鱼做法也不同。   “北四区”炖鲫鱼味道出色;   湖西“三镇”的“油浸鱼”令食客颌首点赞;   身处湖区腹地的高楼,则以“鮥鱼下蛋”(黄颡鱼)征服当地;   还有韩庄的“厚子粉皮”(草鱼)、微山岛的“漂汤鱼丸”、留庄的“筒子鱼”等等都是微山人的“拿手绝活”。   但要说最正宗、最集大成的微山鱼味还在县城夏镇。   虽没有“四鼻鲤鱼”名气大,   但最能体现微山鱼味的食材是“乌鱼”(乌鲤)。   不吃“乌鱼”算不上到过微山。   微山湖的“乌鱼”通体黑灰,花纹匀称,从头到尾呈自然流线体,   内脏少而干净。这是微山湖优越独特的自然环境赐予的。   肥厚细腻少刺的“乌鱼”,给了微山厨师尽情发挥的想象空间。   鱼丝、鱼片、鱼丸是老人、孩子们的最爱。   微山的“汪鱼丝”晶莹剔透,鲜嫩爽滑,但精妙在于拥有“难为水”、“不是云”的口味。   微山的“鱼丸”亦汤亦菜,瓷润珠玑,或入口即化,或脆爽Q弹,能给你从未体验过的味觉。   微山的“鱼片”更能考验厨师的手活。   “鱼片汤”,鱼片不上浆、不搂油,片出来直接往锅里扔;   “炒鱼片”裸身来又裸身走,打个滚直接装盘。   微山的“辣乌鱼”,分“浑汤”、“白汤”。   浑汤“辣乌鱼”,酱香不夺鱼鲜,沸水下锅,大火急炖,配上“皱皮”鲜辣椒,即使你吃不得辣也不舍得撂筷。   白汤“辣乌鱼”,冷水下鱼,敞盖,始终保持沸水,变“透明肌”后芫荽点缀马上出锅,你就吃吧!   不论浑汤、白汤,通通一个字“嫩”!   能把“乌鱼”炖成“内脂豆腐”的只有微山。   更靓丽的一道“风景线”是“乱炖”,   把微山鱼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柴火大锅,   “鳊、花、鲤、鲫”逮什么放什么,   简直就是一场鱼类“音乐会”,   端上桌来,保你脑洞大开,不由你不拍案叫绝!   不行,已经流口水了......   微山鱼味无门无派,不入流,没有菜谱,只跟味觉走。   微山鱼味璞玉浑金,看起来是家常菜,吃到嘴里是珍馐。   微山鱼味粗犷、豪迈,   大盆、大块、大勺、大把,不吝食材,不讲颜值,只求味道。   微山鱼味不张扬,不显摆,只为造福,谁敬他谁就是他的朋友。   微山人爱吃、会吃、懂吃,外出从不点鱼,   微山人谦逊、随和、好客,在家都能露一手。   别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要想真正品悟微山鱼味,还得更上一层楼。   如果把微山鱼味仅仅理解为料理、菜肴那就大错特错了,   微山鱼味是厚重的湖区文化,是岁月的结晶,是智慧的光芒,   是老祖宗留给微山人的宝贵财富。   他曾穿越历史,陪过“微子”、助过“张良”,护过“铁道游击队”、见证过微山人民的小康。   他在湖里,也在岸上,   在屋内,也在船仓,   在空气中,更在血管里流淌。   他是微山人的名片,   正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作者简介

郑安平,男,山东省微山县人,律师,毕业于山东政法学院。—END—

“智慧加倍”潜能开发培训中心

保证提高学习成绩

元签订服务合同

一直服务到孩子考上大学

(在济宁地区招聘并培训潜能培训师15名)

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uyua.com/wyhy/8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