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看看全国各地大家都在吃什么

点击??下方小卡片   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活人尝食。苏俗立夏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各家酒店立夏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奉送酒酿、烧酒,不取分文,把立夏叫做"馈节"。

  清风三虾

  老苏州和懂吃会吃的人都知道,所谓清风三虾就是虾脑、虾籽和虾仁加上垫在三虾下的荷叶。传统的苏州上菜,第一道肯定是虾仁,而在什么时令吃什么菜又是苏州人最为讲究的地方,现在的湖虾都有籽,夏天的虾脑部又有似石榴花色的东西,大厨们称之为虾脑,三样东西和夏日的荷叶合在一起组成了苏州名菜:清风三虾。

  三虾面

  三虾面,就是把虾子、虾脑、虾仁三种虾身上最好的东西,经过烹饪,作成浇头,其制作过程很繁琐,味道真是鲜得眉毛掉下来。在苏式汤面中,三虾面属于比较高大上的吃法,每年夏天的时候上市,仅有限的几个面馆供应(如裕兴记),而且价格不菲。

镇江

  镇江地方有"立夏尝八新"的食风。这"八新"就是樱桃、新笋、新茶、新麦、嫩蚕豆、杨花萝卜、鲥鱼和石首鱼(黄鱼)。其中鲥鱼最为名贵。头潮鲥鱼是送往朝廷的贡物,二潮鲥鱼被豪门富室弄去解馋,寻常人家尝鲜吃鲥鱼已是三潮过后的鲥鱼了。

无锡

  三鲜分地三鲜、树三鲜、水三鲜。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树三鲜即樱桃、枇杷、杏子(一有说是梅子、杏子、樱桃,也有说是梅子、樱桃、香椿头)水三鲜即海蛳、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也有说是鲥鱼、银鱼、子鲚鱼)。

  其中以尝地三鲜最为普遍。有的地方还有立夏吃霉豆腐的习俗,说吃了霉豆腐就不会倒霉。

浓汤河豚

浙东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杭州人每逢立夏,要烹煮新休,备了果品饼铒,在亲戚邻居之间,互相敬茶、馈赠,叫做"立夏吃七家茶"。

乌米饭

  浙江民间立夏食俗有一首民谣写道: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蛳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乌米糕的做法:用乌饭树嫩叶揉搓后于清水中浸泡过滤,再和糯粉蒸熟,呈紫乌色,清香扑箅。

温州   温州立夏日,家家吃淮百、春笋和青梅。民间认为,立夏吃淮豆固齿,吃春笋健脚骨,吃青梅养腰,可疰夏。此时正值鲥鱼上而,富者争购,或自尝或送入,视为海珍。普通人家为节省多吃鳓鱼。鳓鱼闽南   闽南家家户户常将红糟掺入面条中煮熟供全家食用,因红糟色红,为吉祥之色,又有发酵作用,以寓发达发财之意,而红糟也帮助消化,有益健康。此俗衍化至后来,红糟即被海虾代替,谓之“吃虾(夏与虾闽南语同音)面”。海虾煮熟后变红,与红糟色同,以此对夏季之祝愿。   锅边糊   福州人“做夏”盛行于明末清初,立夏这天家家户户磨米成浆,煮鼎(锅)边糊、摊煎饼“做夏”,祈求风调雨顺、家身平安。大家还将鼎边糊馈赠左邻右舍,寄予联络感情,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情谊。   夏饼   夏饼,俗称“夏粿”。用麦粉或米浆加以佐料煎成。分甜、咸两种。甜的,以前妈妈给做的都是加白糖的;咸的,加入盐、葱、韭菜或虾皮、肉丁、蚬肉、蛏肉、蛋等;此时刚好是新麦登场,吃夏饼,寓有品尝劳动成果与庆赏农作物丰收的韵味。闽东   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光饼   闽东地区立夏以吃“光饼”(面粉加少许食盐烘制而成)为主。闽东周宁、福安等地将光饼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则将光饼剖成两半,将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夹而食之。   红糟煮菜   立夏之日,多有出嫁女儿备办猪肉、猪肚、猪腰只、鸡蛋面线等物送给娘家老父母食用,称为“补夏”。籍此对父母表表孝心。

你今天吃什么?

来源:半城会(文章图片及内容整理自网络)

若觉得不错,别忘了分享、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uyua.com/wysz/6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