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种植概要ABC》之后,觉得还有未尽之言,无奈火车已经发车了,赶不上了,于是今天再补一个续。想谈谈植物的修根和上盆。种植土、浇水以及阳光这些书面知识是纸上谈兵,只有当一颗植物真正拿到手,这些经验理论才有了实践的意义。怎么招待它,再把它安顿好,让知识具有真正的价值。
一修根
植物的根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的主要特点是主根明显比侧根粗而长,从主根上生出侧根,主次分明;须根系的主要特点是主根和侧根无明显区别。
当拿到一棵植物,首先观察根部是否完整、健康。然后根据植物的大小,剪掉侧根,适当保留一定尺寸的主根;或是将须根修成倒三角(?)的样子。修根的目的,是为了让新生长的毛细根和新的土壤环境,有一个互相适应和融合的过程。处理完毕后,将它们置于通风阴凉处一周,目的是让修根后产生的根截面伤口风干愈合,否则移植上盆后,遇水将导致根的感染腐败。
植物虽不具有神经系统,但是对于外界刺激也会如动物一样做出反应。我发现植物在修完根之后,精神通常处于亢奋的状态,虽然我无法用科学的理论来证明直觉,但十几年的与之相处,亲手处理过成千上万株植物,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它们对于新的生长环境的美好期待。也许,求生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吧。
下面将演示几种植物修根前后的实例。
二移栽上盆
新移植的植物到正常生长之间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叫服盆期。对植物而言,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光,它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将决定着植物是否可以过渡到正常的生长阶段。
首先,选择在植物的生长期移栽上盆。具体按品种来说,仙人掌在最低温度不低于10度,春秋皆可;番杏、十二卷、景天、马齿苋等多肉植物,除了夏季,春秋冬皆可。
现在,我们把经过修根处理过的植物移植到干的土壤中,然后喷水,喷水的量适度,让根部刚好可以触及到水即可。三天左右喷一次。直到一个月的样子,基本就可以生根服盆了。这是一个在相对湿度的环境下,对新根萌发起到诱导作用的机制。此时,如果给水太多,没有侧根的根系无法自主呼吸并吸收水分,多余的水分容易导致根部窒息而坏死;相反的,如果给水不够或不及时,也不能诱发新根的生成。另外,在这段时期,不能曝晒,柔和的散射光最佳。
泊闲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