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品粤菜睡到自然醒,品味粤菜香

中国一个幅员辽阔、经纬跨度相当大的多民族国度;鉴于地域不同、气候差异、民族遗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致划分,可以分为:鲁菜、川菜、粤菜、闽菜、湘菜、浙菜、苏菜及徽菜等八大菜系;并以此划分出“东甜,西辣、南清、北咸”的饮食分界线。

粤菜,又称广东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中国大菜系之一,因受广东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菜式和韵味,主要体现在粤菜选料严格、烹调工艺精细;味道清淡鲜美、讲究食物“真味”;注重药食养生,颇具特色,形成了特有的岭南饮食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粤菜,品的不仅是一种味道,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鲁菜不同,粤菜具有独特的南国风味,在粤菜中,最常听到的就是“早午茶”或“下午茶”。睡到自然醒,品味粤菜香。粤菜给人们传递的并不是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而是一种融格调与品味于一体的悠闲生活。

粤菜的三大特点:一是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飞禽野味自不必说;甚至不识者误认为“蚂蝗”的禾虫,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品奇珍、美味佳肴,每令食者击节赞赏,叹为异品奇珍。二是用料精细,配料多巧,装饰美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三是注重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菜品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浓郁,追求色、香、味、型。食味讲究清、鲜、嫩、爽、滑、香;调味遍及酸、甜、苦、辣、咸,即所谓五滋六味。

粤菜有“三绝”:一是狗。选“砧板头、陈皮耳、筷子脚、辣椒尾”形的精壮之狗,加上调料烹制。食时配上生菜、塘蒿、生蒜,佐以柠檬叶丝或紫苏叶,使之芳香四溢;二是“禾花雀”。雀肉嫩骨细,味道鲜美;三是烩蛇羹。俗称“龙虎斗”,用眼镜蛇、金环蛇等配以老猫和小母鸡精心烩制而成。因蛇似龙,猫类虎,鸡肖凤,故又名“龙虎凤大烩”

当然,粤菜最大的特点当属口味清淡,它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而且注重食材,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既然粤菜用来“品”,那“慢食”自然就是它的精髓所在。慢食,不单单是让人把吃饭的节奏放慢,而是让人在享受着进餐乐趣的同时,品尝着味觉带来的冲击。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评价亦是不尽相同。而粤菜,这个有着日式风味、美式口感等众多美食精华的菜系。

粤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其他地区的饮食和菜系一样,粤菜有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共同性。汉、魏以来,广州一直是中国的南大门,地处亚热带,濒临南海,四季常青,物产丰富,山珍海味无所不有,蔬果时鲜四季不同。广东是与海外通商的重要口岸,社会经济因此得以繁荣,同时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加快了与中国各地及各国烹调文化的交流。

广东地处中国的最南端(海南除外),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雨量充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先天的优越条件,所以农副产品极之丰盛。另一方面,广东的山地丘陵也较为丰厚,林业植被相当茂盛,也为“粤菜”提供了大量各式各类的山禽异兽……另外更主要的是,广东南临南海,省内的整条海岸线相当悠长,加上省内河网覆盖面积较大,水资源相当丰盛,令到渔获、水产品等较为丰腴……也因如此,广东的饮食资源可以说是囊括海、陆、空三个方面;为广东的餐饮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之广阔的饮食资源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其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良好的文化包容性和较优的服务品质,塑造了“食在广州”的美誉。其次,作为广府粤菜发源地的顺德,以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多样的烹调材料、特色的烹调技法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而被誉为“中国美食之乡”“岭南粤菜之源”,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此外,粤菜还具有人才优势,即广东有大批善烹粤菜的名厨,有助于推动粤菜快速发展。粤菜在国外是中国的代表菜系,在海外颇受欢迎,几成中华菜系的代表。由于广州菜色香味俱全,颇受欧美国家人民的喜爱。至此,广州菜开始走向世界,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广州菜馆。如在美国,最早经营广州菜的地方是旧金山和波士顿。在法国巴黎接待过密特朗、希拉克的“日月星酒楼”,日本东京半岛酒店的“凤凰台”餐厅,意大利米兰的“大华”餐厅均以粤菜为主。粤菜系由广州菜、东江菜、潮州菜组成。

在漫长的岁月里,广东厨艺者通过不断的努力,使广东餐饮既继承了中原饮食文化的传统,又博采外来及各方面的烹饪精华,再根据本地的口味、嗜好、习惯,不断吸收、积累、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调考究、质优味美的饮食特色。所以,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粤菜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响力的饮食文化之。如由北方的“爆法”演进为“油泡法”;由整形烹制的“扒”改进为分别烹制分层次上盘的“扒”,另外,引进西餐的焗法、吉列炸法、猪扒、牛扒,改造为自己的烹调方法和名菜。

“蒸菜”是利用水沸后产生的水蒸气为传热介质,使食物成熟的烹调方法。蒸菜具有含水量高,滋润、软糯、原汁原味、味鲜汤清等特点。蒸菜在加热过程中处于封闭状态,直接与蒸汽接触,一般加热时间较短,水分不会大量蒸发,所以成品原味俱在,口感或细嫩或软烂。推荐菜品:采悦虾饺皇、蟹籽蒸烧卖、鲍汁蒸凤爪、广式叉烧包.

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它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推荐菜品:韭黄鲜虾肠粉.

粤菜命名雅俗共享,菜名传达的信息十分丰富,不仅有菜肴本身的特色,比如原料、属性、工艺等;而且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如典故、传说等。好的菜名要让顾客了解菜的用料、做法、形状等。

菜肴的起源地,属于地方风味浓郁的菜肴,如白云猪手(指广州白云山)、广州文昌鸡、潮州大鱼丸、罗定鱼腐面;也有发源地+烹调方法+原料式,如潮州蒸粉果、肇庆裹蒸粽、东江盐焗鸡、顺德酿鲮鱼。

用数字称代原料。如:四红汤(四红指红枣、红豆、桂圆、红糖)、三丝上汤如意菜(三丝指海参丝、鸡脯肉丝、蛋皮丝)、三杯鸡(因烹制时不放水,仅用米酒、猪油、酱油各一杯而得名)。

夸张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粤菜菜名“鱼跃龙门”表示离开了大海的鱼,就像跃龙门一样,因而此菜菜名十分夸张。如“江南百花鸡”原为广州文园酒家的招牌菜,是将虾胶摊在鸡皮内侧再蒸熟而成,装盘时以夜来香或白菊花伴边,故称“百花鸡”。另如“千丝万缕”(白萝卜和青萝卜切成丝)用夸张的手法象征思念。如“发财好市”(发菜蚝豉)是从食物的字音方面来命名的,粤方言中“发菜”与“发财”同音,而“蚝豉”则与“好市”同音;“年年有余”(清蒸大海斑)粤方言中“鱼”与“余”同音,将一味平淡无奇的蒸鱼起了一个期望未来能有盈余的名字。“步步高升”(蒸萝卜糕)利用“糕”和“高”的谐音表达了吉利的愿望

在粤菜的制作过程中,主要的制作工艺有茸胶制作工艺、腌制工艺、上浆上粉工艺、熬汤工艺、酱汁调配工艺,而粤菜的制作方法多达几十种,主要有蒸、煲、炖、炒、焖、扒、煎、炸、焗、浸、灼、清、滚、烩、煮、卤、烤等烹调方法。在中国,很早就有“食在广东”的说法,可见广东人对于美食的重视和喜爱。广东人往往会花数小时去煲一锅老火靓汤,花数天去浸一坛美味的蘸料,有些菜更是需要先煮,后蒸再炒才算制作完成,如“广州文昌鸡”,另外如“咸蛋蒸肉饼”、“东江豆腐”等粤菜都是集多种工艺和烹饪方法于一体。

粤菜在味道方面遍及“酸甜苦辣咸鲜”,即所谓“五滋六味”俱全,还特别重视口味的时令季节变化。例如,夏秋季力求清淡,冬春季则偏重浓郁。作为粤菜的杰出代表———顺德菜在这方面独树一帜,顺德美食是中国独有的“养生饮食”传统的集中体现,做到“春则清之,夏则凉之,秋则润之,冬则温之”,讲求科学营养、健康有益和美容养生的功效,这也是顺德菜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的原因之一。

顺德菜虽然用料丰富,但多是普通的大众化食材,顺德菜最大特点在于“制法精巧”,可体现顺德饮食的精魂,即精妙的构思,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菜品质量。例如,顺德名菜“家乡酿鲮鱼”,是擅烹河鲜的顺德人“酿食”的典型菜品。鲮鱼肉嫩味鲜但细刺多,顺德厨师创造性地把鲮鱼剥出皮囊,剔去其骨,酿回其肉糜,保持其鱼形,使鲮鱼扬长避短,突显鱼鲜。精工妙制与手法多变是顺德菜清新别致的秘诀,并且长期以来,顺德饮食还融合了南海、番禺、中山等地烹技之长,推动了粤菜饮食文化的发展,甚至对全国烹饪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顺德小吃正如成都小吃是成都餐饮的招牌,而品种多若繁星、制法精巧别致的顺德小吃也是顺德餐饮美食的一大招牌,顺德小吃用料简朴,制作精细,讲究原汁原味,不掺假取巧,笃行祖训和家传绝技用心制作,出品有口皆碑,饮誉岭南。清香弹牙的大良双皮奶,是岭南小吃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之作,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皮薄耐煮、鲜嫩爽滑的鱼皮角,“不是饺子,胜似饺子”,驰名南粤;首创于顺德伦教镇的伦教糕,被鲁迅先生慧眼相中,写进杂文《弄堂生意古今谈》里,现今已成为流行于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的美点;而源于顺德陈村镇的陈村粉薄透爽滑,食法多样,衍生出多款菜品,已成为顺德人招待贵宾的特色美食小吃。还有别号“东方芝士”的金榜牛乳、龙江煎堆、均安鱼饼、明火白粥等特色小吃也很具代表性,不胜枚举。

广东老火靓汤的渊源汤,是人们所吃的各种食物中最富营养、最易消化的品种之一,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物质已溶于水中,极易消化吸收;作为丰富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中一朵奇葩,汤的文化传承了华夏饮食的精髓,折射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广东人的饮食养生习惯中,俗语“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汤”的观念根深蒂固。广东人喜欢喝汤,几乎每餐无汤不欢,因此有美食家感叹:“汤是广东饮食文化的全部底蕴,更是粤地男女老少们日常生活的源泉”。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寻求养生健康之道。广东老火靓汤又称为广府汤,即广府人传承数千年的食补养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华老火靓汤,火候足、时间长,既取药补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广府人喝老火靓汤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史书记载:“岭南之地,暑湿所居。粤人笃信汤有清热祛火之效,故饮食中不可无汤”。广东的气候湿热,长期居住于此热毒湿气侵身不可避免,要解热毒湿气,只有依靠中医治疗才能固本,于是粤人祖先结合中医药理,取药之功效及入口甘甜,创造了适合一年四季食用的汤水配方。因此,老火靓汤就成为广东饮食文化的特色,也是粤菜的精髓。

老火汤,是广东汤品的主角,更是广东家庭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最能代表粤菜的饮食文化。老火汤的特点是煲制时间长、火候足、味道最为鲜美。通常用瓦煲来煲制,武火煮沸后用文火慢炖再慢慢煲制两、三个小时即可。

煲制老火汤有一技巧“撇泡去油”,汤刚沸腾时撇掉浮沫,熬得时间久了还需撇去浮油。煲汤也需注意适时应令,一般冬春多煲炖,夏秋多滚炖,“清汤蟹肉燕窝”、“蒜子双蛋苋菜汤”等均是此方面的代表。煲老火汤看似操作简单,但是关于老火汤的食材搭配则大有学问。

广东的老火汤种类繁多,选用不同的汤料,可以烹制出不同口味、不同功效的汤品。老火靓汤的食材选用广泛,注重搭配,讲究营养功效,擅长依据气候和人体症状所需配以中药,应季进补。家常所用的汤料多是鸡鸭鱼肉配上蔬菜、干果等,时常加入霸王花、鸡骨草、龙利叶等岭南特色中草药以及其它一些药材辅料,如黄芪、党参、淮山、枸杞、红枣、花旗参等。老火汤种类繁多,代表性的有霸王花炖猪肉、冬虫草炖竹丝鸡、西洋菜炖猪骨等。

广东气候炎热,春夏季湿热,秋冬季燥热,所以很多老火汤都有清热祛湿润肺的功效。其中清热败火的汤品最多,选用的食材多是淮山、芡实、百合、莲子、薏米、玉竹、党参等,主料则是清淡不油腻的去皮鸽子。该汤清润,非常适合在炎热的夏季时饮用。广东夏季闷热,很多人喉咙都会感觉不舒服,因此有很多具有润喉止咳功效的老火靓汤,常见的止寒咳嗽的汤有海底椰煲鸡骨、椰子煲乌骨鸡等,止热咳嗽的汤有南北杏菜干煲猪肺、西洋菜腊鸭肾煲猪骨等.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uyua.com/wyfb/9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