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白乌的辨识鉴赏与栽培养护
文:花木君
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在植物分类上隶属余科,可选择的品种超乎人们想象。在这类植物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仙人掌科多肉植物了,世界上有关多肉植物的最早记录就是有关仙人掌的,而我国引进最早栽培最广泛的多肉类植物也是仙人掌科。
在仙人掌科中,有两个大属,一个就是仙人掌属(OpuntiaMill.),一个就是乳突球属(MammillariaHaw.)。乳突球属也叫乳头球属,属名来源于拉丁文的“乳头”,因该属球的疣突比较像乳头,故名。该属品种相当多,绝大多数品种原产地墨西哥。
乳突球属大约有余种,具有共同特征:球体上无棱,取而代之的是许多略呈螺旋状排列的疣状突起,花小型,黄色或粉红色,在球体顶部呈环状排列,浆果细小的棒状,红色。
乳突球属多肉被引进国内的品种非常多,常见的有金手指、银手指、玉翁、金星、白龙、梦幻城、金刚、猩猩球等等,比较稀少的有白鸟、白鹭、白斜子、白王球、白星、白玉兔、嘉文、克氏、佩雷、松针牡丹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介绍一下比较稀少的白乌。
白鸟(Mammillariaherrerae),球状,单球直径3.5厘米;初单生后群生,通体被软白刺包被,球质很软;疣突圆柱形,疣腋无毛;刺座较密集,周刺根左右,白色而细小,全部包住球体,长0.1—0.5厘米,无中刺;花直径2—3厘米,淡红中带点紫色,也有开白色小花的;果实圆形,洋红色。
银手指
白乌和同属常见的品种银手指(Mammillariagracilisv.fragilis)容易混淆,事实上因为白乌较少,其实二者区别还是很明显。银手指手指状长柱形,周刺15-20枚,刺中通常会有突出的尖刺,开黄色花朵,花径约1厘米。而白乌则球状,更圆,刺更多更贴球,开粉色花或白色花。
银手指
白乌
白乌
白鸟是乳突球属中著名的小型种,刺短而软,洁白可爱,花色娇艳,因而是多肉爱好者热衷收集的对象。关于白乌的栽培养护,我们简单分享如下。
白乌耐旱不耐涝,栽培基质建议用草炭土混合沙土栽培,有条件的建议用赤玉土、桐生砂、植金石等颗粒土栽培。栽培时,要用筛子筛去粉末状基质,并且适当配入十分之一的石灰质颗粒土。
白乌属于观赏性较高的小型种,因而建议用紫砂盆,色彩可以选用颜色较为艳丽的明亮色,或者是黑色,这样可以和白乌相互衬托,更加美丽。由于白乌属于小型种,根系不发达,因而栽培建议用浅盆,避免栽培过深,造成根系溃烂。
白乌喜欢温暖凉爽并且充足光照的气候,除了夏季需要中午遮阴外,其他季节可见全日光照。白乌属于冬型种,夏季温度过高会有休眠现象,因而要注意采取通风降温遮阴措施,冬季温度最低不低于10℃。
白乌比较耐旱,不耐涝,因而浇水依照“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原则,总体保持偏干土壤,避免过湿造成烂根。施肥一般在生长季节,多在春秋季,可以用饼肥水或者磷酸二氢钾,10天左右一次,浓度要淡,薄肥勤施。如果没有把握,并且土壤为赤玉土等,可以不施肥,等经验丰富了,才逐渐施肥。
主要是夏季高温季节容易因为水湿造成的真菌感染,因而要注意通风降温,另外可用多菌灵进行防治;虫害多为红蜘蛛等,可用杀虫剂进行喷杀。
以上就是关于多肉白乌的辨识鉴赏,以及栽培养护的一点经验,若有不到之处,欢迎诸位肉友批评指正,谢谢!
-2-22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