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质并举内江已有三品一标农产品371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上半年,内江“菜篮子”供应有保障,生猪出栏.92万头、增长6.8%。蔬菜、水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5%、6.8%、3.3%。

求数量,更重质量。全市“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农产品已有个,“玉龙一号”白乌鱼填补了四川水产新品种的空白。

这得益于,农业部门坚持以“最严”为标准,全面统筹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共划分市级网格1个,县级网格5个,乡镇级网格78个,村级网格个。现有市级监管检测人员13人,县级46人,乡镇监管员78人,村级协管员人。全市已达成全域创建省级监管示范县的目标,实现了“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

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试行制度,促进产管衔接。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出台并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管理工作的通知》。持续推动主体扩面,新型经营主体应开尽开。做好合格证“三挂钩”。持续确保产品达标,加强对开证主体的监管。扩大对开证主体和带证农产品的抽检覆盖面,防止随意开证、冒名开证和虚假合格等行为。截至今年6月底,以蔬菜、水果、畜禽、禽蛋、养殖水产品5类食用农产品为重点,全市纳入合格证试行名录生产经营主体余家,共开具合格证75.4万张,附带合格证上市的农产品58.3万吨。

持续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完善豇豆、韭菜、鸡蛋、乌鸡等12个重点治理品种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名录,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切实增强问题发现能力,严厉打击违法使用非法添加禁限用农兽药行为。截至今年6月底,纳入种植业产品重点监管主体家,其中豇豆7家、韭菜7家、芹菜9家、其他蔬菜水果家;养殖业重点监管主体85家,水产品54家。全市已出动执法监管人员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家次,发现质量安全问题21个,均已完成处置;开展重点品种定量及快速检测样品个,其中不合格样品5个,立案查处5件,销毁问题产品0.8吨。(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兰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uyua.com/wysz/9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