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是梅花的一种,这种植物可用于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可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做背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等。红梅也是中国文人喜欢呤咏的对象,画作和诗歌很多。
红梅三首
北宋·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花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花材:红梅、百合
花型:标准瓶花直立式
“故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像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在”,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是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简析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冰容”:冰一样晶莹的面容。形容梅花孤傲超群的品格,“不入时”:不合时宜,不合世俗的时尚。首联用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红梅迟开的原因。诗人抓住红梅不畏严寒,在百花过后的冬季才开放这一特点,把红梅比拟为一位内心世界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美人,它迟迟开放的原因,是因为”怕愁贪睡”,它为什么而怕愁贪睡呢?,是因为担心自己象冰一样晶莹美丽的容貌,会不合世俗的时尚,因而以致于而怕愁贪睡;因此它想用贪睡来摆脱忧愁,所以才不与其它百花一样同时开放,而是”独开迟”。因为害怕忧愁而贪恋睡觉,所以才迟迟地独自开放,这都是因为担心自己玉洁冰清的美丽容貌会不合时宜的缘故啊。
花材:红梅、安娜菊
花型:花意匠倾斜型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故”,故意。“作”,做作,这里当妆扮讲。“小红”:即浅红。“尚余”,“尚“,还是。“余”,剩余,这里作显示,显露,保持之意。“孤瘦“:形容梅花朵稀疏俊逸,梅枝因无叶子而显得孤独细瘦的样子。”霜雪姿“:经受霜雪考验后劲挺的姿态。形容梅花格调孤傲不群的特性。在诗人心中,梅一般是玉洁冰清的白色,偶然出现浅浅的象桃杏般的红色,这是红梅因“怕”、“恐”,而故意妆扮出的一种从众的姿态。所以,一个“故”字,表明红梅之所以如此,是有一种被迫的意味在内,是为了和谐入俗的缘故。然而红梅不畏霜雪的本质是不会因此改变的。梅花毕竟是梅花,依然保存其特有的品格:“尚余”二字用得绝妙,既无心显露,又无可掩饰。在诗人心中,梅就是梅,无论妆成何色,与“桃杏”截然不同。颔联两句将迟起美人与梅融为一体,可见诗人咏物本领之高妙。虽然故意妆扮出了一点浅浅粉红般的桃杏颜色,但是红梅的枝条还是保持了经受霜雪考验后孤独而细瘦劲挺的姿态。
花材:松红梅,玫瑰小怪兽
花型:花意匠直立式瓶花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这里指梅花的红色。无端:无来由。玉肌:玉容。颈联对红梅的内心世界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意思是梅花外表上虽然呈现出了粉红的桃杏色,但那不过是它刚喝过酒,是“酒晕”浮上了“玉肌”的缘故。因为梅花的内心是喜寒的,它的本质是高洁的。“未肯”,二字表示出了梅的孤傲品格。己经适应了寒冷的心,不愿意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展示自己的美态;显露出来的一点点浅红的桃杏色,那只不过是酒后泛起的红晕无来由表露在美人玉脂般的面容上罢了。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诗老”:老诗人,指宋初诗人石曼卿。“梅格”:梅花的品格。“在”:所在。“更”:岂能。“绿叶与青枝”:苏轼《志林》卷十说: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究体也。”苏轼的意思是批评石曼卿的《红梅》诗,只从“无绿叶”和“有青枝”这一点上来,分辨红梅与桃,杏的区别,确实太简单、太乏味了。这是专求形似,而没有抓住红梅的神韵所在,所以苏轼讥之为“至陋”的“村学究体”。尾联是诗人对前人写梅花的误区发议论。认为认识梅花须从梅花独有的“梅格”,即喜寒凌霜的内在品格或内在精神,来品评。老诗人不懂得梅花的品格所在;怎么能够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来分辫梅花和桃杏呢?
形态特征
叶~
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
花~
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花呈淡粉红或红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梅花为落叶小乔木,树干灰褐色,小枝细长绿色无毛,叶卵形或圆卵形,叶缘有细齿,花芽着生在长
枝的叶腋间,每节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水红至深红,也有重瓣品种。
果~
核果近球形,有缝合线,黄色或绿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附不易分离,6~7月果实成熟
自然分布
我国有关梅的文献历史悠久。但对生产梅的记载要比栽培品种记述晚得多。公元6世纪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梅实生汉中川谷”。《花镜》中有野梅产地之记载,称梅本出于罗漂、含稽、四明等处。《台湾岛植物名录》中论述在台湾二柜、合欢山川及新竹等地采得野梅标本,上原敬二在《树木大图说》中记载台湾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树。
19世纪初,英国人Clack在中国广东省一带采到梅树标本,20世纪初,英国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采到野梅标本。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植物学工作者先后在贵州、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省采得野梅标本。在云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采集到大量野梅标本。
我国园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在云南洱源、嵩明、德钦、泸水、剑川、祥云、云龙、宁蒗、宾川等县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此外,在湖北罗田、咸宁,江西景德镇,安徽黄山,云南建南平、广西兴安小区和那坡山区、陕西域固、甘肃文县及康县等地也发现梅的自然分布。
由此可见,梅在我国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界是秦岭南坡、西起西藏通麦、南至云南、广东,共有16个省、或地区有梅的自然分布。在此范围内,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该区域内有较多的大片野梅林,且变异类型较多。
花材:红梅、玫瑰蝴蝶
花型:花意匠倾斜型
种类综述1、品字梅型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种,即品字梅。
2、小细梅型:
花小至特小,白、黄或红色,径7~22mm,单瓣,偶无瓣,果小,叶脉小。
小细梅型的梅花品种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黄金梅等。
3、江梅型:
花单瓣,呈红、粉、白等色,萼绛紫色或在绿底上洒晕。
主要品种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红、星湖小花、长蕊单粉、单粉、淡寒红、日寒红、粉寒红、福寿梅、雪月花、芳流阁等。
4、宫粉型:
花复瓣至重瓣,呈深红或浅之粉红。
主要品种有大羽、扣瓣大红、老人美大红、小欧宫粉、复瓣小宫粉、粉皮宫粉、粉朱、粉羽、粉晕宫粉、蔡山宫粉、曹溪宫粉、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阁宫粉、傅粉、黄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宫粉、金殿粉、晚碗宫粉、清明晚粉、淡桃粉、龙潭粉、潮塘宫粉、重瓣粉朱、红艳宫粉、华南宫粉、华农宫粉、华农晚粉、徽州台粉、江砂宫粉、莲湖粉、莲湖淡粉、绿枝宫粉、泉州宫粉、雪海宫粉等。
5、绿萼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白色或初开时为淡绿色,萼绿色,小枝青绿而无紫晕。
主要品种有变绿萼、台阁绿萼、长蕊变绿萼、二绿萼、复瓣绿萼、六绿萼、小绿萼、金钱绿萼、米单绿、长蕊单绿、单瓣绿萼等。
6、玉蝶型:
花复瓣或重瓣,纯白色。
主要品种有北京玉蝶、扣子玉蝶、华农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台阁、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轮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吴阳玉蝶、玉台照水、紫蒂白照水等。
7、朱砂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花紫红色,萼酱紫色,木质部浅暗紫红色为其主要特征。
主要品种有乌羽玉、常熟墨、骨里红、舞朱砂、台阁朱砂、徽州骨红、铁骨红、多萼朱砂、粉红朱砂、细枝朱砂、千瓣朱砂、南京红须、水朱砂、白须朱砂、江南朱砂、淡晕朱砂、骨红照水、早种朱砂、单瓣朱砂、红千鸟、几夜寝觉、千台朱砂、桃红朱砂、银边飞朱砂、银边台阁朱砂等。
8、黄香型:
花复瓣或重瓣,淡黄色或近白色,花心微黄,萼绛紫色。
主要品种有黄山黄香、曹王黄香、单瓣黄香、南京复黄香等。
9、洒金型:
花单瓣、复瓣或重瓣,一树上有红、白两色或水红色条纹斑点的花朵。
主要品种有昆明小跳枝、晚跳枝、复瓣跳枝、单瓣跳枝、米单跳枝等。
花材:红梅、小菊、立荫蔓
花型:花意匠排列式
品种种类梅花(plumblossom)品种很多,大品种有30多个,下属小品种有多个,一般花期在2~3个月左右。
梅花主要分为两种,一为花梅、一为果梅;梅花以观赏为目的,经陈俊愉教授研究,年时已有个品种,而且还在不断创新中,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杏梅类、照水梅类、龙游梅类;按花型花色分,有宫粉型、红梅型、玉蝶型、朱砂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等。
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品种最多。玉蝶型别有风韵,绿萼型香味最浓,尤以成都的“金钱绿萼”为好。果梅-主要采其果实即梅子食用,花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乌梅等。台湾地区梅花分布以嘉义县梅山乡梅花最著名、南投县栽植之梅树,以采摘青梅,制成各类梅子畅销各地。
梅是中国的特产。它(她)原产于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大约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0年前即引种栽培。据科学考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年的历史。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
种型分类分别为真梅种系、杏梅种系、樱李梅种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
第一类叫直枝梅类。枝直上或斜生。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下分品字梅、宫粉等9种。
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枝天然扭曲如龙游,仅1类(龙游梅类)1型(玉蝶龙游型)。
第四类名为杏梅。乃梅与杏(山杏)之种间杂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谱》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花、叶、枝居于梅杏之间,’杏梅类’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肿大。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
第五类是樱李梅类,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紫叶红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原产中国,中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井东延至鄂西地区。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玉蝶型花紫白;绿萼型花白色,香味极浓,尤以“金钱绿萼”为好。
让我们一起通过插花
感受四季
领悟取舍,体会禅意。
更多咨讯
一期一花
散尾葵
一期一花
燕尾叶
一期一花
扶郎花,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奇话
新年新惠
小原流花道初等科招生了~
书媛·慢生活美学空间
添加客服报名
花道
茶道
工笔画
古琴
雅集活动
vip定制活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