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秘境烤肉和鱼

两天前,我们的川藏线之旅抵达了稻城亚丁,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上世纪二三年代发现的香格里拉秘境已经成为了管理完善的景区,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如今游客如云。

我们的运气并不好,整整一天都天色阴沉,高海拔处还不时飘起小雨,日松贡布三神山隐藏在浓雾中难见真容。

牛奶海

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情地去亲近山:望它的雄姿,听它的瀑布,摸它的树纹,闻它的花香,在经幡飘动的山口,观察它的脉络与褶皱。

日落时分下山,兴味索然,搭乘景区的游客大巴,转过几个山头,不舍地回望香格里拉,忽然发现天空放晴,冰川雪岭拨云来见,我激动地举起相机,在颠簸的车厢中拍下当天最宝贵的一张照片。

仙乃日央迈勇夏纳多吉三怙主神山

回到稻城亚丁镇上,随意找了一间吃鱼的馆子:李姐乌鱼馆,我们到的时候,李姐正在自家门前荡秋千,见我们靠边停车,赶紧把厨师都吆喝进了餐厅。

李姐有着成都嬢嬢的娇小身材和爽快个性,她的餐厅在稻城亚开了有七年,景区的馆子,没有长久的客人,只是招待南来北往的陌路人,亚丁站最后一班大巴六点出发,黄昏时分,餐馆迎来了从米海拔徒步下来、饥肠辘辘的客人,一个个脸蛋晒出了高原红。

店堂里回荡着李姐清脆的招呼声:“我们的鱼都是活的,现杀!”“啤酒再来两瓶,要冰的!”

乌鱼,从成都运来,打着氧气养在浑浊的水缸,师傅捞出一条,2斤2两。“原价88一斤,给你们优惠价68块嘛!”

后来的一桌客人,称了四斤的鱼,李姐的优惠价降到了58,本地还有贵价的高山雪鱼,可以卖到一斤,只可惜今天老乡没有进货。

鱼用木槌敲晕了就扔进锅里烧开,洗去血水再去鳞,鱼脯片成肉,后厨师傅的操作一气呵成。

涮锅有四个口味可选,我们川藏线一路开过来吃了太多的麻辣味,于是选了折中的酸菜。

配鱼的蘸料,让李姐按照老家的口味调,自家调的酱油混合蒜泥、葱花和小米椒,简单适宜,扎西德勒。

等鱼来的时候,李姐送来了盐水花生,我看角落里还有洗澡泡菜嘛,既然问起了,也客客气气递来一盘,泡椒很辣,萝卜很爽。

酸菜锅上桌,鱼头和排骨熬的汤,还配了泡椒和杏鲍菇,只是平常。

鱼片竟然有英式下午茶般的华丽装盘,配合厨师的羞涩表情,有极大的反差。

毕竟是现杀的乌鱼,新鲜,健硕,鱼皮特别厚韧,肉质带着强壮感。

厨师有心,开出了漂亮的蝴蝶片。

店里既然配置了涮烤一体的装备,当然不能错过牛肉和五花肉,沿着一圈烤盘垫上油纸,搞得好干净的。

本地的肉,非中原可比,猪肉是满地跑的藏香猪,牛肉是历经高原寒冷的牦牛肉。

牦牛肉取精瘦的腿肉,片得薄薄的,刷了一层辣椒油,是喜人的红润,往热烤盘上一放,就微微卷边,吃起来有某种天然的酸度,一并在白纸上留下点点油花。

藏香猪的五花肉特别肥,一烤就滚出极香的油烟混合肉香,源源不断从烤盘的窄边翻腾……虽然油但特别香!

小视频已发抖音:chixin

最后往鱼锅里涮蔬菜,豌豆尖和波菜毕竟是老了,但是在僻远之地,我们也理解。

临走的时候,又来了一波新的客人,显然是刚刚抵达,准备明日登山,李姐还要充当旅游导览:“先坐大巴哦,最好坐电瓶车,爬到牛奶海要过一个绝望坡……”

像李姐的餐厅,在成都也许很难冒尖,但在川西甘孜的小镇,却显得那么闪亮!

吃心写这些遥远地方的小馆子,并不是强调食物有多么美味,只是记录下他们的生活——他们身处异乡,乐观勤勉,一份小小的营生都投入百分百的努力,为一面之缘的旅客留下美好的回忆……

更多目的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uyuyua.com/wytz/5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