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这段时间,不管是走在路上、坐在咖啡店里还是泡在书店里,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议论“双减”。
相关的分析也很多。那么,我就直接跳过what和why,讲讲how吧——没了培训班,家长怎么做?
其实之前已经写了许多中英文启蒙的文章,分享过这方面的看法。
但是恰好最近两个月我一直在研读数学教育方面的书,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理论自信”。所以这次我想从学数学的角度再讲一遍。
最近我在看的书包括:
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教授JoBoalr的《这才是数学》(WhatsMathGottoDowithIt?)和《这才是数学(教师篇)》(MathmaticalMindst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职员、布朗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PaulLockhart的《一个数学家的叹息:如何让孩子好奇、想学习、走进美丽的数学世界》(AMathmaticiansLamnt);
北京四中原数学组周长生老师的《为不教而教》;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数学系教授JordanEllnbrg的《魔鬼数学》(ThPowrofMathmaticalThinking)。
看完这些书,想与你分享的,主要有三个点:
1、
任何学科、任何学习阶段,如果想真正学得好,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
而这有赖于在课堂学习之前就直面这门学科在生活中最原生态、最非标的样子,被它吸引,被好奇心驱使着去理解它。
这在中英文,是我们常说的原汁原味的语料输入,主要体现为亲子阅读;在这个土壤上,进行识字、背单词、学语法等学习,才合理、高效。
在数学,则是进行开放的思考与深入的探索,主要体现为让孩子接触各种生活场景、引导孩子生发各种问题、寻找其中的关系与规律、构建其中的意义;在这个土壤上,进行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等学习,才合理、高效。
2、
造土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只有长期贴身陪伴孩子、对孩子真正负责的人才能协同孩子积累这些经验。
机构无法代劳,一对一家教也很难做到(后面会分享常年一对一家教的真实案例)。
3、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孩子负责的家长都不应该躺平。
而家长多读书、保持独立思考、长线思考,才能不被焦虑裹挟、少走弯路。
下面展开说这三个点。
1、任何学科、任何学习阶段,如果想真正学得好,需要发自内心的热爱。而这有赖于在课堂学习之前就直面这门学科在生活中最原生态、最非标的样子,被它吸引,被好奇心驱使着去理解它。
这在中英文,是我们常说的原汁原味的语料输入。换句话说,海量的亲子阅读、词汇积累之前,不需要识字、背单词,不需要报班。在这方面,这篇文章和这篇文章有更全面的介绍。
在数学,我之前倡导的是:海量接触看得见、摸得着的益智玩具和数学教具之前,不要刷题,更不要报班。而几位数学教授在书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观点: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对数学概念进行开放的思考与深入的探索。
《一个数学家的叹息》为我们虚构了一个荒诞的故事:
一个音乐家满身大汗地从噩梦中惊醒。梦中,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奇特的社会,那里的音乐教育是强迫性的。
“我们是要帮助学生,让他们在这个越来越多声音的世界上,变得更有竞争力。”教育学家、学校体系以及政府,一起主导这个重要计划。
由于音乐家通常把他们的构思,以乐谱的形式呈现出来,理所当然,那些奇怪的“黑色豆芽菜”和线条就是“音乐的语言”。所以,要让学生们拥有某种程度的音乐能力,当然他们得要相当精通这种语言;如果一个小孩对于音符和音乐理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要他唱歌或演奏乐器,将是很可笑的事。
演奏或是聆听音乐(更不要说创作乐曲),被认为是相当高深的课题,通常要等到大学或甚至研究所,才会教他们这些。
而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校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使用这个语言——根据一套固定的规则绕着符号打转:
“音乐课就是我们拿出五线谱纸,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音符,然后我们抄写下来,或是转换成其他调。我们必须确定谱号和调号的正确性,而我们的老师对于四分音符是否涂满,要求非常严格。有一次我在半音阶的测验题中答对了,老师却没给我分数,说我把音符的符干摆错了方向。”
以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他们很快就发现,即使很小的孩子,也可以给予这类的音乐指导。事实上,如果一个三年级的小孩无法完全记住五度循环,就会被认为是很羞愧的事。
“我得给我的小孩请个音乐教师了,他就是没法专心做他的音乐作业。他说那很无趣。他就是坐在那里望着窗外,自己哼着曲调,编一些愚蠢的曲子。”
较高年级的学生,压力就真的来了。毕竟,他们必须为标准化的测验和大学入学考试做准备。学生必须修习音阶和调式、拍子、和声、复调等课程。“他们得学习一大堆东西,但是等到大学他们终于听到这些东西,他们将会很感激在高中所做的这些努力。”
当然,后来真的主修音乐的学生并不多,所以只有少数人得以聆听到“黑色豆芽菜”所代表的声音。然而,让社会上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转调、什么是赋格是很重要的,无论他们有没有亲耳听过。
“实话告诉你吧,大部分的学生就是不擅长音乐。他们觉得上课很无聊,他们的技能不佳,他们的作业写得乱七八糟,难以辨认。而且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关心在现今世界上,音乐是多么的重要,他们希望音乐课越少越好,而且能赶快上完。
我猜人就只有两种:音乐人和非音乐人。我碰到过一个小孩,她真是太优秀了!她的作业无懈可击——每个音符都在正确的位置上,完美极了,既清楚又一致,真是美丽呀!她将来一定会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下拉